文轩图书直营店专卖店 5
购物车0
首页 >  图书/音像 >  生活时尚 >  休闲/爱好 >  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

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

商品号
396601201
非常抱歉,该商品已下架,您可以先看看下面的商品哦!

或者你也可以:

1. 联系商家找宝贝。

2. 在顶部搜索框重新输入关键词搜索。

3. 为你推荐更多你可能喜欢的商品,将在15秒后自动跳转。

商家信息

店铺总评分:5

  • 描述相符:5
  • 服务态度:5
  • 发货速度:5
浏览店铺 收藏店铺

我的足迹

    • • 作者:(美)拉铁摩尔(Owen Lattimore) 著 唐晓峰 译
      •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 定价:68
      • ISBN:9787214042156
      • 出版时间:2019年03月01日
      目录
      译者的话
      原序
      部分长城的历史地理
      章中国及其周边领土
      历史上的大陆及海洋时代
      陆权和海权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中国文明的西化
      区域与人口
      中国的边疆扩展
      亚洲内陆边疆的历史问题
      第二章长城边疆的地域构成
      第三章黄土地区与中国社会的起源
      中国文化发源于黄土地带
      古代中国文化与黄土地带的土壤气候之关系
      从黄土地带向外的早期发展
      向北方发展的弱势
      中国历史的形式
      贸易、矿冶与官僚
      中国历史的循环
      19世纪——西方的侵入
      第四章蒙古草原与草原游牧社会的特征
      黄河流域与蒙古地区早期文化的差异
      草原游牧社会的兴起
      草原社会兴起的功能解释
      草原社会经济与中国本部情形的比较
      草原历史的阶段特征
      游牧经济的种类以及羊的重要性
      财富与移动性
      蒙古在成吉思汗统治下的统一与其后的崩溃
      喇嘛教的再输入(16世纪)
      喇嘛教与满族势力在蒙古的兴起(17与18世纪)
      满族统治下的蒙古:固定疆界的建立
      满族统治下的蒙古:贸易的增长及其影响
      19世纪末期的蒙古
      20世纪的蒙古
      第五章满洲的农田、森林和草原
      满洲在历史上的分裂
      东北南部与中国的关系
      东北地区北部及东部的环境与经济条件
      清朝始祖努尔哈赤
      16世纪末东北地区的政治
      东北边疆上汉族统治的衰微
      努尔哈赤的功业及清朝的建立
      清朝开国时的军事与政治组织
      清朝初期汉人在满洲的影响
      对草原及森林居民的影响
      19世纪的满洲
      铁路的影响
      日本在与东北及中国内地关系中的地位
      第六章中亚的绿洲与沙漠
      中亚的辽阔地带
      绿洲地理及农业
      从定居发展到游牧
      中国与中亚之间的次级绿洲
      汉族向中亚的渗透
      行商路线与贸易
      宗教对社会与政治的影响
      新疆的回教
      中亚的满族与回族
      新疆的政治及经济状况(1911-1928)
      中国边疆发展的高潮
      苏联近期的影响
      第七章西藏高原
      地理因素
      西藏人的社会起源
      西藏的农业与游牧业
      早期西藏与中国内地的联系
      西藏的政治统一
      喇嘛教的政治作用
      藏人对中国西部及新疆的占领(8世纪)
      喇嘛教早期的支配地位
      蒙古势力控制时期(1206-1700)
      清朝统治下的达赖和班禅之地位
      近代中英权益在西藏的冲突
      第八章过渡地带
      边疆与边界的区别
      印度西北边疆的情况及政策
      亚洲内陆部落南侵的“贮存地”
      第二部分传说时代与早期历史时代
      第九章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区别
      中国新石器文化的特征
      新石器文化的两个区域
      铜器文化的产生
      “发明”铜器的社会及经济影响
      汉人与少数民族的分化
      第十章农业的进化与游牧业的反复
      现代学者与中国历史传统
      古代传说中的“帝王”
      古代传说的地理证据
      传说中的社会及文化证据
      夏、商时期
      周代
      黄土高原及大平原居民的早期分化
      文化发展与灌溉起源的关系
      汉族次向东、西两方的横向扩展
      南方——中国第二中心的兴起
      中国文化向西方及西北方发展的障碍
      游牧经济的起源
      游牧与定居人口的关系
      第三部分列国时代
      第十一章北方与南方汉族的历史
      周朝的主要列国
      对少数民族侵周的传统观念的修正
      是汉族发展而不是蛮族入侵
      汉族扩张特征与环境的关系
      汉族与少数民族冲突的两个时期
      周代权力中心的变化
      游牧经济与汉族社会及国家的兴起
      周朝列国的发展
      第十二章古代中国的列国与帝国
      中国与欧洲封建制度
      走出封建制度
      文官、宦官、士大夫
      草原部落与封建制度的关系
      战国(前453-前361)
      少数民族战争与长城的修建(前4世纪末)
      中国封建制度及城乡“细胞”
      孔子与封建制度的关系
      秦与帝国制度的诞生
      从封建制度到帝国秩序的转变
      第十三章中国历史上边疆形态的起源
      边疆形态与过渡地区的关系
      秦、赵、燕
      秦的兴起
      边疆地区本身的政治重要性
      第四部分帝国时代
      第十四章统一帝国与统一边疆——中国的长城
      前帝国时代的长城
      秦国的边疆特点
      早期修筑长城的劳工的社会意义
      秦国军事的过度发展
      为何秦朝能统一边疆却国运不长
      秦朝的灭亡及汉朝的建立(前206)
      司马迁的边疆记载
      匈奴与草原新式统治者的出现
      从边缘游牧制度转变到完全游牧制度
      边疆民族语言差异的推测
      头曼的事业
      冒顿的事业与草原新社会的兴起
      第十五章空间范围的意义——绿洲历史与长城历史
      汉族向南发展与向亚洲内陆边疆发展的比较
      固定边疆之不可能
      中国与草原的政治成熟
      西汉政策:防止边将变节
      边疆管理的目标:保持边疆人口的中国规范
      汉朝与匈奴
      汉族向中亚渗透的开始
      汉族向中亚发展的根本原因
      汉族在草原边缘地位的困难
      汉族在绿洲的地位
      绿洲中的汉族及少数民族势力
      边疆均势的消长
      第十六章边缘社会:征服与迁徙
      中国社会与草原社会融和的失败
      游牧社会的变异:机动性与战争
      游牧民族统治的循环
      匈奴历史:一个完整的游牧社会循环史的例证
      后来的循环
      第十七章朝代及部落历史的循环
      中国历史的周期性
      冀朝鼎的朝代循环论
      朝代循环的重复
      起源于长城以外的王朝
      草原边缘地带在朝代更替中的作用
      中国与草原之缺乏统一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内容简介

      本书对这个内陆边疆的四个地区(东北、新疆、内蒙古、西藏),从生态环境、民族、生产方式、社会形态、历史演进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考察,揭示了中靠前地与上述四个地区边疆地区各自不同的互动依存关系,讨论了中靠前陆边疆历史的丰富多样性。由此,它展现了各个边疆地区独特的历史价值,指出了中国多民族社会文化的整合特征。

    • 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评论

    • 暂无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