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文图书旗舰店 5
购物车0
首页 >  图书/音像 >  人文社科 >  政治/军事 >  【现货】《第 一 次世界大战军机装备全史(1914—1916)》

【现货】《第 一 次世界大战军机装备全史(1914—1916)》

商品号
177776901
非常抱歉,该商品已下架,您可以先看看下面的商品哦!

或者你也可以:

1. 联系商家找宝贝。

2. 在顶部搜索框重新输入关键词搜索。

3. 为你推荐更多你可能喜欢的商品,将在15秒后自动跳转。

商家信息

店铺总评分:5

  • 描述相符:5
  • 服务态度:5
  • 发货速度:5
浏览店铺 收藏店铺

我的足迹

    • 【现货】《第 一 次世界大战军机装备全史(1914—1916)》

      系统梳理一战军机,以军机视角呈现一战空战史。

        

      编辑推荐


      一部以军机视角进行独特呈现的一战空战史,
      系统梳理一战各交战国主要军机类型,
      讲述相关航空部队、空战经历和精英人物的生动往事,
      飞机爱好者的启蒙良师、案边宜友,引领你进入军用飞机的世界。

       

      作者简介

      陶力,国内资深军史撰稿人,以“拖雷”等笔名在《兵器》《现代兵器》《航空知识》《舰载武器》等诸多军刊上发表各类文章已逾四百篇。对于一战、二战时期的欧洲战争史具有相当程度的研究和心得。著有《帝国苍穹:二战东线德国仆从国空战史》,有文章收入《兵器:二战航母的不同命运》《纳粹空中武库:秘密档案中的超级武器与帝国兴衰》等。


      内容简介

      全书为系统介绍一战期间作战飞机的专著,共分两卷。本册为上卷,记录了1914—1916年间一战空战的概貌,主要介绍了40余种一战军机型号,从国别上涵盖了一战各主要交战国如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沙皇俄国、奥匈帝国、美国等;从类型上包括战斗机、轰炸机、侦察机、水上飞机等主要门类;在内容上包括机型开发、技术特点、实战经历、所属航空部队和突出的飞行员事迹等;在编排上按照这些军机的列装时间或初次参战时间为区分标准。可以说,本书是一部以军机视角进行独特呈现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空战史。


       

      目录

       

      前言

      全景 1914—1916年的空战
      孱弱的大国
      “第一次”
      “福克式灾难”
      王牌飞行员

      第一篇 1914年,最初的空战
      第一章 空中的“双眼”
      法国高德隆G.Ⅲ侦察机 | 四海为家
      英国索普威斯“小报”式侦察机 | 不只是花边新闻
      英国布里斯托C/D型侦察机 | “侦察兵”在行动
      第二章 协约国的早期空中阵容
      英国皇家飞机制造厂BE.2侦察/轰炸机 | 艰难的爬升
      英国皇家飞机制造厂RE系列侦察机 | 平庸家族
      英国阿弗罗504K轻型轰炸机 | 投炸弹者
      英国维克斯FB.5战斗机 | “机枪大巴”
      第三章 同盟国的早期空中阵容
      德国“兰普勒-鸽子”式侦察机 | 鸽子,与和平无关
      德国B型双座侦察机 | 没有针刺的“蜂群”
      奥匈帝国洛纳M/L型水上飞机 | 空中反潜先行者

      第二篇 1915年,空中竞赛升级
      第四章 法国人给战斗机下定义
      法国莫拉纳-索尔尼埃L型战斗机 | 空战先声
      法国纽波特11型战斗机 | 飞起来的“婴儿”
      英国皇家飞机制造厂FE.2战斗/轰炸机 | 指责声中的转型
      第五章 德意志雏鹰
      德国福克E系列单翼战斗机 | 灾难制造者
      德国法尔茨E系列单翼战斗机 | 法国设计德国制造
      德国兰普勒C系列侦察机 | 优越的观察者
      德国信天翁C系列侦察机 | 堑壕上的洞察者
      第六章 战略轰炸发端
      俄国“伊利亚·穆罗梅茨”重型轰炸机 | 战略轰炸的先声
      俄国西科斯基S-16战斗机 | 重型轰炸机的“保镖”
      意大利卡普罗尼重型轰炸机家族 | 亚平宁重锤
      第七章 从水面上起飞
      英国肖特184型水上飞机 | 鱼雷轰炸机的先声
      英国索普威斯“婴儿”式水上飞机 | 幼子从军记
      德国弗雷德里希沙芬FF 33E水上飞机 | 海空“孤狼”

      第三篇 1916年,飞行格斗进入专业阶段
      第八章 法国的新式战斗机
      法国纽波特17型战斗机 | 空战英豪
      法国斯帕德S.Ⅶ战斗机 | 重拳斗士
      第九章 英国的新式战斗机
      英国德哈维兰DH.2战斗机 | 改变来自后方
      英国皇家飞机制造厂FE.8战斗机 | 过时的推进式飞机
      英国索普威斯“幼犬”式战斗机 | 海空先锋
      英国布里斯托F.2A/B战斗机 | 勇猛的双座机
      第十章 德国和奥匈帝国的新式军机
      德国罗兰C.Ⅱ侦察机 | 会飞的“鲸鱼”
      德国DFW C.Ⅴ及LVG C.Ⅴ侦察机 | 双子星
      德国信天翁D.Ⅰ/D.Ⅱ战斗机 | “鸟儿”凶猛
      奥匈帝国汉莎-布兰登堡D.I战斗机 | 名家“非名作”
      第十一章 多面手飞机
      英国马丁希德G.100/102战斗/轰炸机 | 插上翅膀的“大象”
      英国皇家飞机制造厂BE.12战斗/轰炸机 | 退步的“升级”
      美国柯蒂斯H型/费利克斯托F型水上飞机 | 乘风破浪的“亚美利加”号
      法国FBA H型水上飞机 | 从敦刻尔克到威尼斯
      第十二章 可怕的掷弹机器
      英国阿姆斯特朗-惠特沃思FK.3/FK.8轻型轰炸机 | 大小“艾克”
      英国索普威斯“1½ 支柱”式战斗/轰炸机 | 深入敌后
      德国AEG C.Ⅳ侦察机及G.Ⅳ轰炸机 | 对地攻击发端
      德国戈塔式重型轰炸机家族 | 伦敦的恐怖


       

      前言


      1903年12月17日,世界上第一架有动力的飞机诞生了。飞机在出现后的相当一段时间里,基本上是以一种娱乐工具的面貌示人的,它最常用的场合是飞行竞赛和空中表演。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飞机这一“会飞的机器”和所有其他的机器一样,在战争状态下开始挖掘起自身的军用潜能。飞机就这样逐渐被派上了战场,并且一发而不可收,由一战初期的“敌人阵地的窥探者”演变为后来各主要交战国家最不可或缺的战略和战术力量之一。
      一战刚刚打响时,各主要交战国的军用飞机加在一起,总数也不会超过1500架,而到这场战争行将结束时,各国仅仅在一线作战的军用飞机的总量即已经超过了8000架。从1914年到1918年,世界军事航空史迎来了它的第一个黄金大发展时期:各种新型飞机、空战战术、部队编组规范层出不穷,与之相伴的则是有如满天星斗般闪耀的尖子飞行员们,以及一场接一场剧烈而又残酷的空中战役。
      本书以两卷本的规模,将出现在1914—1918年间的那些富于传奇色彩的著名军用飞机,系统性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类似这样系统梳理一战军机并做全景式呈现的专著,在国内可谓前所未见。本书上卷的时间跨度为1914—1916年,下卷为1917—1918年;两卷共分五个大篇,以一战期间的每一年为一篇。本书述及的一战军机型号总计超过90种,这些机型从国别上涵盖了一战各主要交战国,如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沙皇俄国、奥匈帝国、美国等;从类型上包括战斗机、轰炸机、侦察机、水上飞机等主要门类;在编排上按照这些军机的列装时间或初次参战时间为线索,分别划入五个大篇中。可以说,这套书已将一战期间出现的各国主力作战机型基本囊括在内。
      尽管以一战军机为纲目,但本书绝非枯燥的技术手册类读物。讲述在座舱里驾驶这些飞机的人的故事,是本书的另一大重点。从某一种军机型号入手,读者朋友们可以读到这种军机所涉及的航空部队、空战经历和精英人物的生动往事。也可以说,这是一部以军机视角进行独特呈现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空战史。
      令“欧洲所有的明灯都熄灭了”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距今已有百年,这场全球性大战事曾号称是“结束一切战争的战争”,它并未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后世遗忘,相反,随着各种历史材料的不断被披露,各种历史传奇的不断被呈现,国内读者们对一战空战的兴趣也变得愈来愈浓郁。希望这套书能够成为有志于此的同好们闲暇时光的案边良伴,若真如此,实为幸甚。

       

      文摘

       

      在来自敌对阵营的战斗机在对抗中不断升级、把一战空战推入到令人眼花缭乱的新阶段之前,一直在天空中默默奉献的军机方阵乃是不具备武装的侦察机,它们是一战爆发后空中活动的第一批主角。
      在协约国阵营中存在的种类颇多的侦察机中,法国高德隆(Caudron)G.Ⅲ型飞机以其在众多国家服役的经历和与多位王牌飞行员结缘的特色,具有格外突出的亮点。对于中国的航空爱好者来说,它的亮点还在于它与中国航空史的草创阶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也就更使其在飞机史上占有独特的位置。
      法国高德隆飞机制造公司成立于一战之前,由雷内·高德隆(Rene Caudron)和加斯顿·高德隆(Gaston Caudron)共同创建。这对来自法国乡村的好兄弟,很早就在家乡的牧场上展开了自己的飞行梦想。他们相继推出的一系列飞机具有相同的结构特点,那就是短舱机身加上木制无蒙皮的双尾桁,这种敞开式的结构赋予高德隆飞机易于驾驶和飞行平稳的性能特点。这些特质也同样被沿用到了在1914年出现的G.Ⅲ上。
      G.Ⅲ是从之前的一款G.Ⅱ改进而来的,后者是高德隆兄弟专为法国军方设计的一种侦察机。不过,当G.Ⅱ进入法国陆军C 11和CM 39两个飞行中队服役后,却迅速暴露出座舱设计不合理的毛病。高德隆的设计是一种双座机型,然而座舱空间却极为狭窄,观察员与飞行员局促一室之内而令两人的视野都大受限制。CM 39中队的应对之道是干脆撤下了观察员,让G.Ⅱ实际上成了一种单座侦察机。在一战爆发后最初的侦察行动中,这些G.Ⅱ就是这样应付着升空的,其侦察效能显然要打上大大的折扣。
      根据前线使用者的反馈,高德隆兄弟很快就做出了改进。他们为飞机改用通用标准式副翼,并重新设计了宽大的座舱,于是高德隆G.Ⅲ诞生。在G.Ⅲ的服役过程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它采用的发动机并无定式,多种法国发动机厂牌型号兼而有之,输出功率也由80马力至100马力不等,这也反映出一战初期军事航空的混乱情形。
      高德隆G.Ⅲ的及时出现,让那些不是在空中挤在座舱里就是在地面上无事可干的观察员们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脱。虽然改变后的座舱仍然算不上特别宽敞,但已经比G.Ⅱ好了许多。而且,有的前线飞行队尝试着把飞行员和观察员的位置前后互换,这样一来,观察员的视野就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与此同时飞行员则抱怨他们很难正常降落。
      C 11中队成为法军中最先装备高德隆G.Ⅲ的部队,该部的6架G.Ⅲ在1914年8月进驻马恩河地区。新型高德隆飞机的优点很快显露出来,它的稳定性、易操控性及相对充足的产量,使它被公认为一战初期法国最好的侦察机和炮兵观测机。
      而C 11中队的这批G.Ⅲ,到了9月初便在一次重要的侦察飞行中戏剧性地表现出了自己在这一领域的独特价值。当时,在德军朝巴黎的推进看来势不可挡的情况下,几架“空中的眼睛”突然带回了这样一个消息:德军确实正在全力向巴黎以东推进,不过,由于过于急进,他们的侧翼暴露,处在无掩护的状态。
      …………
      这架疾驶的小型飞机便是索普威斯公司刚刚推出的新型单发双座机,它全长仅7米有余,自重不超过550千克,安装了一台80马力的星形发动机。在韩顿展示之前几天,霍克就已经驾着该机在范堡罗进行了速度测试,结果数据表明该机居然达到了148千米/小时的速度,并且爬升至366米的高度仅耗时1分钟。这些数据在1913年可都是非常了不起的记录,要知道这还是在机上另外载有一名乘客的情况
      下取得的。
      慕名者很快便从英国各地前来,在他们看来,索普威斯的新机型不仅飞得够快,结构设计上也是够独特。第一个独特之处在于其并排设置的双座格局,座舱里的两个人是肩并肩而不是一前一后,这在当时确实非常罕见,事实上后来也并不流行。第二个独特之处在于引擎罩,和当时大多数机型的发动机因为进气或排气原因而部分露出的情形不同,这种飞机的引擎罩与飞机浑然一体,几乎将发动机
      完全包裹起来。另外,观察者们还发现这种飞机的组装非常方便,将拆开的机身部件拼装成完整的飞机最多只需要1.5个小时。
      人们开始称这种飞机为“小报”,从外形上看这种飞机够小够紧凑,而从其首次在公众面前亮相的情况来看,也是够耸动够吸引人。
      另外,有关这种新式飞机的消息也出现在不少“小报”的重要位置上。
      而对于正在找寻各种合适装备的英国军队来说,像索普威斯“小报”这样具有鲜明特色的飞机当然不容忽视。对可能投入战场的航空队而言,这种飞行快速的飞机简直就像是插上翅膀的轻骑兵,既可以对敌情展开先期侦察,又可以在必要时迅速撤离。
      …………
      对“小报”持怀疑态度的人在1914年春天遭受了一个打击:由这种飞机改装而成的水上飞机版本参加了当年的施奈德水上竞速赛,并且一举夺魁。由法国富商和飞行爱好者雅克·施奈德(Jacques Schneide)出资创办的这项竞速赛旨在推动水上飞机的发展,于1913年4月在摩纳哥的蒙特卡洛举行了第一届比赛,当时只有4名选手参加了那次比赛,其中法国人多达3人,而最终获胜的也是法国人。第二届赛事也是在蒙特卡洛举行,时间是1914年4月。这一次除法国外有4个国家参加,首届缺席的英国也赫然在列,而参赛机型便是由一架“小报”加装浮筒改装而成的水上飞机——对英国人来说,这似乎是当然之选。
      …………
      实际上,当布里斯托接到指示全面停产这种飞机的时候,完成于一战前的“侦察兵”仍然在操控性、飞行稳定性等方面颇具可取之处,而且部分D型在换装110马力发动机后具备了更快的速度和更高的爬升率。因此,当时颇有人对这种军机的突然退出感到有些诧异。一位英国历史研究者甚至写道:“从各项指标看,(‘侦察兵’)丝毫不比取代它进入大量生产的索普威斯飞机差。”
      当然,退出欧洲主战场并不意味着无所事事,接下来“侦察兵”又在中东找到了用武之地。在巴勒斯坦,皇家陆航第14、第67(澳
      大利亚)和第111中队各有几架“侦察兵”,它们担负着为本中队双座飞机护航的任务,并且服役了很长时间。
      1917年4月,当在美索不达米亚的第30中队紧急请求战斗机增援以应对德国的新式单座战斗机时,他们居然得到了一批“侦察兵”!而这并不是一个玩笑,这些“设计过时”的装备甚至还取得了胜利。当月22日,马奎尔(Maguire)驾驶其中的一架,成功与德军的新式双座飞机周旋并将其击落。继第30中队之后,在萨马拉(Samarra)地区的第63中队也用上了这种飞机,并且一直用到当年11月 ——“侦察兵”在中东战场上可真是用得够久的。
      当所有这些战事都离“侦察兵”远去后,这种飞机回到国内当起了教练机。在训练单位,这些飞机深受学员喜爱。一名教官这样回
      忆道:“那些有幸分配到这种飞机的人往往受到其他学员的嫉妒,而他自己也格外精心地维护着他的飞机。如此一来,这架‘教练机’几乎很少被用于训练飞行,事实上,这名学员甚至不允许其他人近距离接触这架飞机!”学员将“侦察兵”视若珍宝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被用作训练的“侦察兵”并不多。这种飞机的产量本来就少,而又有好多架其实没被送去训练单位,而是——成了高级军官们的私人座驾。他们非常喜欢“侦察兵”的灵巧性能,并且称它为“空中敞篷车”。
      请记住,布里斯托“侦察兵”诞生于一战前,并且不是为这场战争而设计的;但它却在战争中表现出了足够优秀的素质,仅此一点,
      便已不俗。

      【现货】《第 一 次世界大战军机装备全史(1914—1916)》【现货】《第 一 次世界大战军机装备全史(1914—1916)》【现货】《第 一 次世界大战军机装备全史(1914—1916)》【现货】《第 一 次世界大战军机装备全史(1914—1916)》【现货】《第 一 次世界大战军机装备全史(1914—1916)》【现货】《第 一 次世界大战军机装备全史(1914—1916)》

    • 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评论

    • 暂无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