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库书城上海旗舰店 5
购物车0
首页 >  图书/音像 >  人文社科 >  工业技术 >  全球化与国家城市区域空间重构/中国城市化建设丛书

全球化与国家城市区域空间重构/中国城市化建设丛书

商品号
103979601
非常抱歉,该商品已下架,您可以先看看下面的商品哦!

或者你也可以:

1. 联系商家找宝贝。

2. 在顶部搜索框重新输入关键词搜索。

3. 为你推荐更多你可能喜欢的商品,将在15秒后自动跳转。

商家信息

店铺总评分:5

  • 描述相符:5
  • 服务态度:5
  • 发货速度:4.9
浏览店铺 收藏店铺

我的足迹

    • 出版社: 东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李少星//顾朝林
      出版日期:2011-01-01
      版次:1
      印次:1
      开本:4
      丛套书:中国城市化建设丛书
      内容提要: 全球化是我国当前所面临的基本背景之一,给城市区域发展带来深刻而复杂的影响。本书力图站在时代和学科的发展前沿·综合运用地理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从地域分工演进的角度探讨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区域重构的特征、过程与机理。本书初步构建了“全球化——新地域分工——城市区域新格局”的研究框架;并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对全球化背景下新地域分工的格局特征及其空间过程、城市区域演化的新特征及其发展脉络进行实证研究;在其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地域分工演进对城市区域重构的作用机制,总结了一般机理和相关模式。全书共分7章。 本书理论演绎与实证分析并重,可供从事城市化、城市与区域规划、产业组织、区域分工政策等相关领域的学者、政府决策人员参考,也可作为地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
      导语: 《全球化与国家城市区域空间重构》力图站在时代和学科的发展前沿·综合运用地理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从地域分工演进的角度探讨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区域重构的特征、过程与机理。全书共分7章。 本书可供从事城市化、城市与区域规划、产业组织、区域分工政策等相关领域的学者、政府决策人员参考。
      目录:1 绪论 1.1 研究范畴界定 1.1.1 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区域 1.1.2 全球化背景下的地域分工 1.2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1 选题背景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视角、框架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视角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全球化研究进展 2.1.1 经济全球化的内涵与特征 2.1.2 全球化与区域的相互作用 2.2 全球化背景下的地域分工研究进展 2.2.1 全球化背景下地域分工的空间特征 2.2.2 全球化背景下地域分工的形态特征 2.3 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区域研究进展 2.3.1 全球城市体系 2.3.2 新的空间形态 2.3.3 研究框架总结 2.4 研究方法概述 2.4.1 统计描述 2.4.2 空间分析方法 2.4.3 数理模型模拟 2.5 对现有文献的评价3 研究框架 3.1 全球化背景下新的地域分工 3.1.1 新地域分工Ⅰ:尺度跃迁与多尺度叠加 3.1.2 新地域分工Ⅱ:形态演进与多形态并存 3.1.3 新地域分工Ⅲ:关系重构与多维度共生 3.2 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区域的新格局 3.2.1 城市区域新的宏观格局:巨型区域 3.2.2 城市区域新的中观格局:都市区化 3.2.3 城市区域新的微观格局:边缘城市 3.3 新地域分工与城市区域重构 3.3.1 新地域分工Ⅰ与城市区域重构 3.3.2 新地域分工Ⅱ与城市区域重构 3.3.3 新地域分工Ⅲ与城市区域重构 3.4 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区域格局的重构机理 3.4.1 城市区域重构的一般过程 3.4.2 外围驱动系统4 长江三角洲的新地域分工 4.1 地域范围界定 4.2 长江三角洲的新地域分工Ⅰ 4.2.1 全球化还是本地化:尺度张力之存在 4.2.2 长江三角洲地域分工的全球化及其空间过程 4.2.3 长江三角洲的本地分工及其格局演化 4.2.4 长江三角洲地域分工的尺度结构与模式分析 4.3 长江三角洲的新地域分工Ⅱ 4.3.1 思路与方法 4.3.2 长江三角洲汽车工业发展概况 4.3.3 长江三角洲产品内地域分工的空间分析 4.3.4 长江三角洲产品内地域分工的定量测度 4.4 长江三角洲的新地域分工Ⅲ 4.4.1 脆弱性后果 4.4.2 结构锁定后果 4.4.3 生态环境后果5 长江三角洲城市区域新格局 5.1 长江三角洲城市区域新的宏观格局 5.1.1 现实背景:发展中的问题 5.1.2 理论背景:新区域主义的兴起 5.1.3 MR的边界界定和特征描述方法 5.1.4 长江三角洲MR的格局演变过程 5.2 长江三角洲城市区域新的中观格局 5.2. 1上海都市区空间形态的演化过程 5.2.2 上海都市区的多中心趋势测度 5.3 长江三角洲城市区域新的微观格局 5.3.1 上海市中心城区的发展 5.3.2 上海市边缘城市的发展6 长江三角洲城市区域的形成机理与模式 6.1 尺度叠加与多中心地域结构 6.1.1 上海市中心城区的多中心结构 6.1.2 上海都市区的多中心结构 6.1.3 长江三角洲MR的多中心结构 6.2 片段化生产、地域功能组合与网络化联系 6.2.1 上海都市区的地域功能组合与网络化联系 6.2.2 长江三角洲MR的地域功能组合与网络化联系 6.3 地域关系整合与城市区域重构的实现和稳定性 6.3.1 上海市中心城区结构的实现和稳定性 6.3.2 上海都市区结构的实现和稳定性 6.3.3 长江三角洲MR结构的实现和稳定性 6.4 全球化背景下长江三角洲城市区域重构的模式7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结论 7.2 本书主要贡献 7.3 问题与展望参考文献 后记
    • 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评论

    • 暂无商品咨询